静安周周谈|90年前的左联风云,看文艺青年如何激荡青春
稿源: 澎湃新闻 编辑:匿名 时间:2023-02-21 16:58:38

导读:本文是由匿名网友投稿,经过大吉汤泉东方发布关于'静安周周谈|90年前的左联风云,看文艺青年如何激荡青春'的内容

90年前,有一批文化巨匠和左翼文化战士在上海窦乐安路(今多伦路)的中华艺术大学集结,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第一个革命文学组织—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(简称“左联”)。一场波澜壮阔的左翼文化运动由此开启。
静安周周谈,
左起: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副馆长葛玮、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调研员张众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程小莹、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王锡荣。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陈少颖 图
7月4日,由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、静安区图书馆承办的“众说周知——作家眼中的红色起点周周谈”第五期开讲,当天的主题为“文学·激情——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先驱的血”,嘉宾为《白纸红字》作者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程小莹,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王锡荣,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副馆长葛玮。论坛由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调研员张众主持。
左联与上海
在大革命失败后的上海,为什么左翼文学创作能够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?
王锡荣解释道,上海这个地方有特殊的历史、地理、文化条件,聚成了这样一个机缘。
静安周周谈,
王锡荣 静安图书馆 供图
一方面,上海当时已经上升为文化中心。另一方面,上海处在一个个帝国主义列强要来侵占的分裂状态。多头管理,实际上就存在很多漏洞和缝隙。“这就给共产党人的活动、红色文化活动提供一个生存领域,共产党人看到了可以有所作为的条件和地域。” 王锡荣说,“大家不约而同地聚集到上海,偶然中间有必然。”
鲁迅到上海后,虽然上海很纷扰繁杂,但是有活力。尤其世界左翼文化当时也正出于大发展的阶段,留学青年受到国际左翼文化思潮的影响,很多文化、文学界好友都聚集在这里。“我想很多人出于机缘巧合,也是历史的必然聚到这里。”王锡荣说。
其次,中共对文化的关注具有先进性,率先发现了“文化战略”的重要性。王锡荣具体分析道,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左联,左联中的领导人是党团书记,相当于如今作协中的党组。“红色文化、左翼文化运动在党的领导下,不是虚的,而是实际组织起来的。”
除了上海的地域特色、国际大背景,程小莹补充道,上海本身是党中央的所在地,这一点也不容忽视。
他介绍,革命青年要从北伐的失败中重新走出来,没有枪杆子,但有笔杆子,各种革命文化力量在上海汇聚。文化工作委员会设立了哲学组、社会科学组、出版组,几乎涵盖了文化领域。“那时中共已经意识到,不能光喊口号,而是要深入到意识形态领域。整个社会背景和政治背景,造就了左联形成的土壤。”
鲁迅与左联
在左联的队伍中,鲁迅先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。
在程小莹看来,鲁迅虽然不是中共党员,但是他把立场站到了中国共产党这一边,个人地位有着独特性。他的作用非同一般,也无可替代。
鲁迅有着很强的社会影响力,五四运动以来,社会上认可他是“思想界的先驱者”,是先进的标杆人物。“他当时一到上海,大家其实都知道了。” 程小莹说,“中共是很有眼光的,看到这么一个人,可以引领文学青年走到正确的路上去。”
王锡荣认为,如果说在波澜壮阔的左翼文化运动中,左联是一面旗帜的话,鲁迅就是它的旗手,是左联的代言人。“鲁迅树立了中华民族脊梁的象征,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抗黑暗性格的象征。此外,他号召和督促左联培养了大批的新战士。”
鲁迅和青年人间也有着独特的故事。
静安周周谈,
程小莹 静安图书馆 供图
程小莹介绍,鲁迅先生和瞿秋白同志的情谊非常特殊,他们间有着文人之间的特殊情感和开诚布公的坦荡胸怀,更有战友之间的生死之交。
“尽管两人相差18岁,是忘年交,但在学术、文化上完全平等。” 王锡荣说,鲁迅和瞿秋白和而不同,前提是各自身份的认同。一开始他们一直在辩论,后来的沟通也还是在讨论问题,即便最后并没有完全达成一致,但也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友谊和作为生死之交的态度。鲁迅先生曾送给瞿秋白一副对联:“人生得一知己足矣,斯世当以同怀视之。”
鲁迅和萧红、萧军的故事同样感人,实际上也反映了鲁迅与青年的一种态度。
程小莹介绍了三人交往中的生动细节。“萧红和萧军刚到上海,鲁迅约他们到书店,都在信中讲得很仔细,‘你乘几路车到哪里,往前都多少路’,毕竟两个东北小青年没来过。”他说,“鲁迅还给他们介绍文坛的朋友,帮他们打开人脉。鲁迅对喜欢的小青年的态度,从细节中可以体会到温情。”
王锡荣补充道,鲁迅喜欢坦诚的青年人,哪怕有缺点。“萧红、萧军就很真诚,鲁迅害怕他们吃亏。”他说,“萧红在上海,从某种程度上,说黄金时代我是不认同的。但是,这短短的几年确实是她精神上受到慰藉最多的时候,打开了人生的一扇门。”
左联的全国影响力
王锡荣介绍,左联一成立起来,本身的组织便一级级地扩散开来,包括委员会、小组、外围组织等,影响力也从本地拓展到全国。“除了左联以外,当时还有八大联——戏剧家联盟、美术家联盟、教育工作者联盟等等,不过这些组织前前后后也有变化,其中影响最大的还是左翼作家联盟。”
王锡荣提到,夏衍的《包身工》不仅是中国报告文学的开山之作,他本人还是推动左翼电影的重要人物。“左联的成立,可以说是红色文化之旗,是一面旗帜,而鲁迅就是旗手。”
除此之外,王锡荣表示,左联本身跟国际的左翼文化联盟也建立了联系,而且相互声援,在国际范围内开展活动。“例如,1933年的反战大会在中国召开,在世界上是个大事件,这次会议恰由左联筹办,可见左联的影响力。”
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位于上海多伦路201弄2号,是了解、学习左联历史和文化的重要之地。
纪念馆副馆长葛玮介绍,纪念馆在去年完成了一次修缮改建。
在今年5月18日,纪念馆正式全面对外开放,推出了以“红色文化之旗——左联与中国左翼文化运动”为主题的展陈,展陈面积、内容、形式都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拓展。
具体而言,一楼为左联成立大会原址,在二楼左联盟员的实物展厅,摆有“会说话”的家具。“三楼是纪念馆最美丽的地方,改版后用作左翼文化成果展示空间,涵盖文学、美术、音乐等方面,形成了一面书墙。”葛玮说。
展览也涵盖了重要的史料研究成果。
静安周周谈,
葛玮 静安图书馆 供图
葛玮介绍,最新研究表明,左联及其所引领的中国左翼文化运动,是中国共产党文化战略的一部分。1929年6月中共六届二中全会,首次决定成立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,领导筹组左联等一系列左翼文化组织,开展左翼文化运动。“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战略眼光和先进性。”他说。
此外,纪念馆把1928——1937年左翼出版物作了统计整理,形成了相关图表在展陈中展示,不仅反映了左翼文化运动的成果,也表明了其发展趋势、起伏过程。
葛玮透露,为了纪念左联成立90周年,主题巡展已在广东潮州开启第一站,今后也将在上海市及全国其他区域展出。在多伦路文化艺术空间、景云里,设有鲁迅相关的专题展。不止展览,以“九十年的相遇:当代作家谈左翼作家”为主题的多伦文艺沙龙第三季和纪念左联90周年学术研讨会也将陆续推出。
(本文来自澎湃新闻,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“澎湃新闻”APP)

编辑: 匿名

本文网址:http://bjzhubo.com/news/1061660.html

声明:本站原创/投稿文章所有权归匿名所有,转载务必注明来源;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,不代表主播经济网的立场;如有侵权、违规,可直接反馈本站,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