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读:本文是由甘肃省玉门市网友投稿,经过海思k3v2e发布关于'南极行·队员日志|过魔鬼西风带,“雪龙”号首放探空气球'的内容
科考队员在“雪龙”号做探空气球释放准备 本文图均为 赵宁 图
“雪龙”号11月9日从霍巴特离港之后,便进入到了“魔鬼西风带”。
出发半天后,“雪龙”号就进入了4米涌浪区,船开始猛烈摇晃起来。我跑到驾驶台拍照,只见一个涌浪袭来,船头高高抬起,然后又重重地压下,击起的浪花能有十多米高,船头甲板瞬间涌进大量海水,几秒钟后,海水缓缓从甲板两侧流出,然后另一个涌浪又即将到来,周而复始,循环不断,很是壮观。
科考队员在“雪龙”号上释放探空气球
拍了几张照片和几段视频后,我感觉有些吃不消了,头开始涨疼,胃部也有些不适,这是晕船了。按照我的经验,一般遇到晕船时候,在床上躺个两三天就能平安过度了。
11月10日11点左右,我还在昏昏沉沉的睡梦中,房间的电话铃声响起,我接起电话,是极地中心的陈超,他告诉我他们要放探空气球了。
我在船上发展了好几个“爆料人”,有驾驶台的,有气象室的,有大洋队的。一般遇到什么节点事件和开展科研项目了,他们就会通知我一下,以免错过重要的新闻素材。
释放探空气球,收集大气数据信息,这是南极考察的传统科研项目,这次是考察队出发以来“雪龙”号上的第一颗探空气球,又是在恶劣的西风带,意义不同,我赶忙穿好衣服、背着相机出了房间。
我先来到物理实验室和陈超汇合,穿上救生衣,戴上安全帽后,我们来到船艉直升机库顶上,准备在这里释放探空气球。
科考队员在“雪龙”号上放探空气球,气球升空。
进行此项科考工作的还有海洋一所的祖永灿、中国海洋大学的孙永明。陈超负责控制氦气罐的阀门给气球充气,祖永灿和孙永明负责捆扎和释放。充满氦气的探空气球直径可达1.5米左右,气球底部悬挂一个白色的盒式探测器,用来收集数据。
此时海上的风力还是很大,浪高3.5米到4米,海面上到处是翻滚的白色浪花。气球充气完毕,祖永灿又检查了一下负责接收数据的甲板单元,“可以放了。”祖永灿大声喊道。孙永明手一松,巨大的白色气球瞬间朝着船舷左侧天空飞去,越来越小,很快消失不见。
祖永灿说,探空气球可飞到万米以上的高空,获取该海域上方的大气温度、湿度、风向、风速和气压的垂直剖面数据,掌握该海域的气象环境信息,了解该海域的大气锋面和环流结构,为全球气候变化、航海等提供基础资料。
这项科学研究将在“雪龙”号穿越西风带期间连续进行,并且是加密观测,每隔6个小时释放一次。
“雪龙”号此次穿越“魔鬼西风带”,很多队员都因为晕船“卧床不起”,特别是在霍巴特新上船的29名科考队员,在船上还没有适应,就迎来了剧烈的颠簸,那份难过可想而知。像祖永灿、陈超、孙永明他们也都是在房间里吐过了。但即便是再难受,到了科考工作时间,他们还是换好工作服,前往工作地点,按照相关要求完成释放任务。
“雪龙”号11月9日从霍巴特离港之后,便进入到了“魔鬼西风带”。
出发半天后,“雪龙”号就进入了4米涌浪区,船开始猛烈摇晃起来。我跑到驾驶台拍照,只见一个涌浪袭来,船头高高抬起,然后又重重地压下,击起的浪花能有十多米高,船头甲板瞬间涌进大量海水,几秒钟后,海水缓缓从甲板两侧流出,然后另一个涌浪又即将到来,周而复始,循环不断,很是壮观。
科考队员在“雪龙”号上释放探空气球
拍了几张照片和几段视频后,我感觉有些吃不消了,头开始涨疼,胃部也有些不适,这是晕船了。按照我的经验,一般遇到晕船时候,在床上躺个两三天就能平安过度了。
11月10日11点左右,我还在昏昏沉沉的睡梦中,房间的电话铃声响起,我接起电话,是极地中心的陈超,他告诉我他们要放探空气球了。
我在船上发展了好几个“爆料人”,有驾驶台的,有气象室的,有大洋队的。一般遇到什么节点事件和开展科研项目了,他们就会通知我一下,以免错过重要的新闻素材。
释放探空气球,收集大气数据信息,这是南极考察的传统科研项目,这次是考察队出发以来“雪龙”号上的第一颗探空气球,又是在恶劣的西风带,意义不同,我赶忙穿好衣服、背着相机出了房间。
我先来到物理实验室和陈超汇合,穿上救生衣,戴上安全帽后,我们来到船艉直升机库顶上,准备在这里释放探空气球。
科考队员在“雪龙”号上放探空气球,气球升空。
进行此项科考工作的还有海洋一所的祖永灿、中国海洋大学的孙永明。陈超负责控制氦气罐的阀门给气球充气,祖永灿和孙永明负责捆扎和释放。充满氦气的探空气球直径可达1.5米左右,气球底部悬挂一个白色的盒式探测器,用来收集数据。
此时海上的风力还是很大,浪高3.5米到4米,海面上到处是翻滚的白色浪花。气球充气完毕,祖永灿又检查了一下负责接收数据的甲板单元,“可以放了。”祖永灿大声喊道。孙永明手一松,巨大的白色气球瞬间朝着船舷左侧天空飞去,越来越小,很快消失不见。
祖永灿说,探空气球可飞到万米以上的高空,获取该海域上方的大气温度、湿度、风向、风速和气压的垂直剖面数据,掌握该海域的气象环境信息,了解该海域的大气锋面和环流结构,为全球气候变化、航海等提供基础资料。
这项科学研究将在“雪龙”号穿越西风带期间连续进行,并且是加密观测,每隔6个小时释放一次。
“雪龙”号此次穿越“魔鬼西风带”,很多队员都因为晕船“卧床不起”,特别是在霍巴特新上船的29名科考队员,在船上还没有适应,就迎来了剧烈的颠簸,那份难过可想而知。像祖永灿、陈超、孙永明他们也都是在房间里吐过了。但即便是再难受,到了科考工作时间,他们还是换好工作服,前往工作地点,按照相关要求完成释放任务。
编辑: 甘肃省玉门市
本文网址:http://bjzhubo.com/news/816142.html
声明:本站原创/投稿文章所有权归甘肃省玉门市所有,转载务必注明来源;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,不代表主播经济网的立场;如有侵权、违规,可直接反馈本站,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