阔别七年后阿里重返港股市值争斗或风起云涌
稿源: 新浪财经-股票 编辑:海南省琼海市 时间:2021-05-20 06:45:31

导读:本文是由海南省琼海市网友投稿,经过合川人事局发布关于'阔别七年后阿里重返港股市值争斗或风起云涌'的内容

  阔别七年后阿里重返港股,“二马”奔腾,市值争斗或风起云涌!A股谁能跟上“驰骋”的步伐?

  来源: N十财经 

  原创: 每经记者

  11月26日,是被阿里刷屏的一天。

  “远走的人总有一天要回家。”——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曾如是说。

  2012年从港交所退市,2014年远走纽交所,今天(11月26日)阿里巴巴回归港交所。

阔别七年后阿里重返港股 市值争斗或风起云涌

  阿里巴巴香港上市仪式现场 10位全球生态伙伴敲钟 图片来源:阿里巴巴提供

  对于这一天,不论是阿里巴巴,还是港交所,亦或是投资者,都等待多时。

  根据招股书,阿里此次发行5亿新股,另有7500万股超额认购权。按176港元/股的发行价,阿里在港集资最高达1012亿港元(算上超额认购)。即使不行使超额配股权,也是2019年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股发行。

  阿里巴巴公开认购部分录得逾40倍超额认购,香港散户参与度之高。有超过20万散户申请认购。

  据媒体报道,香港某新股基金经理坦言:机构认购根本买不到,我们只能从公开发售下单了20多亿港元,最后买到了2亿港元。

  此前在港股市场,“股王”特指的就是腾讯控股(00700,HK)。而今日正式在港交所上市的阿里巴巴-SW(09988,HK),一来就把腾讯控股从港股市值“一哥”的宝座上拉了下来。以后谈到港股的“股王”,恐怕就不能单指腾讯控股了。

阔别七年后阿里重返港股 市值争斗或风起云涌

  阿里巴巴作为最为出色的互联网巨头之一,毫无疑问就是所谓的“中国核心资产”。不过一只好股票不仅自身质地要好,价格也要合适才行。如今,阿里巴巴以总市值港股第一的“身价”高调回归港股,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阿里巴巴会是一笔好的交易吗?两大互联网巨头风云际会,基金经理会选谁?同是买阿里,美股和港股之间是否又会有偏好呢?

  在之前的阿里研报中,有机构十分看好阿里的云计算业务潜力,今日A股云计算产业链的光环新网宝信软件飘红,淘宝参股的石基信息也飘红,其也涉足云计算。

  机构:阿里巴巴估值偏高但也有稀缺性

  从上市首日的情况来看,阿里巴巴全天大涨6.59%,以187.6港元收盘,成交金额达到了140亿港元,成为了今日的港股“成交王”,排名第二的腾讯控股今日成交额则为99亿港元。值得注意的是,上市首日阿里港股总市值已超4万亿港元,领先此前的港股市值之王腾讯控股近8000亿港元。

阔别七年后阿里重返港股 市值争斗或风起云涌

  对于阿里巴巴回归港股,奶酪基金经理庄宏东认为:“在港交所的同股不同权等一系列积极的改革下,在海外上市的核心资产会迎来一个很好的回归趋势。内地科技前沿的龙头回归港股市场,相对来说认知度会更高,投资者的接受程度也会更高。根据我们和机构同行、券商投行人士的研究和交流,大家一致认为,阿里巴巴回归港股,市场会给出更加理性的价格,这对于广大投资者也是非常好的一种机会。

  投资者除了拓宽相关板块的视野以外,还能够享受到这类回归港股市场的标杆的成长红利。阿里巴巴作为科技行业的标杆企业,会给市场和板块起到积极的刺激作用。至于投资价值,我们认为主要还是要看阿里巴巴的公司质地和估值。判断公司本身是否具有足够的安全边际,仍是重中之重的工作。”

  轩铎投资总经理肖默向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,阿里巴巴无疑是中国核心资产的代表,随着金融全球化战略以及法规的健全,相信会有更多的上市公司回归港股或者A股。从数据比较看,肖默认为阿里巴巴估值稍微偏高。阿里巴巴刚回归,投资者热情比较高涨,但随着时间推移投资者会回归理性。所以对于中长线投资者来说,建议等待价值回归合理区间后再行介入。

  私募排排网基金经理夏风光也向记者表示,阿里巴巴是国内数一数二的互联网巨头,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,其庞大的体量很适合大型机构进入。阿里巴巴港股上市首日,股票市值突破4万亿港元,但其估值仍算合理,毕竟其2019年财报营收增速达五成,净利润增速近四成。因为龙头互联网公司“护城河”极深,又兼具这样的成长性,预计会受到大型机构的关注。对于追求弹性的中小机构投资者来说,港股市场有丰富的衍生品对接大蓝筹股,阿里巴巴首日上市就有17只窝轮产品上市跟踪,适合不同的投资者选择。因A股暂无同等体量的互联网龙头企业上市,如果未来阿里巴巴跻身港股通,应该也会受到更多投资者的欢迎。

 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是,阿里巴巴目前同时在两个市场上市(港股和美股),其港股、美股两个市场的股价差距不大但仍有溢价(折价)。老虎证券指出,很多长线基金本身就是阿里巴巴美股的股东,他们只是分仓到了港股。从基金角度来说,同一个标的在港股市场和美股市场上市,要分别配置才能降低风险,而长期而言两地市场(美股、港股)的估值是趋同的,因此如果港股相应估值起来了,美股很可能跟涨,期间必然有套利的机会。

  阿里也将被基金经理加入“一键买入”常规操作

  作为中国互联网两大巨头,阿里和腾讯之争由来已久,此次阿里重回港股市场,瞬间取代腾讯成为港股市场市值最大的公司。有投资人士认为,阿里市值领先只是暂时的,能否一直领先犹未可知,但这一举措对港股而言却是积极的信号。

  华南某基金投资人士认为,阿里回归对整个港股的影响是积极的,再次凸显了港股市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。“阿里回归港股,等于是给港股又增加了科技的龙头和比较好的权重。阿里美股上市以后,表现非常好,企业的经营数据不错,包括增长和公司质地也都很好,这些都是投资人通过真金白银交易出来的结果。这显示出投资者对阿里这家公司,整体都还是比较认可。所以,这种优质的标的回归,对港股上市公司结构和科技公司占比提高,都有积极的影响。”

  华南某基金经理表示,两家公司目前基本面上都比较好,未来港股基金将阿里和腾讯一键买入的可能性比较大。

  同时,上述基金经理建议投资者理性投资,“阿里回归港股,大家短期热情都会比较高,包括参考它在美股上市的时候,市场热情都是比较高的。经过一段交易以后,大家热情散去了,会回到一个比较正常的价值。公司基本面肯定是不错,但如果不是打新打中了,可以考虑等一等。长期来看,肯定是有投资价值的”。

  而华东某基金经理则直言,“我从不网购,和阿里没交集。但是我的生活离不开腾讯。”他表示,在给自己基金配置港股时,会买腾讯而不是阿里。

  腾讯还是阿里?亦或是“一键买入”尽收囊中?不同的投资人或许心中已有自己的判定。

  投资者对其港股热情或更高?

  作为全市场第一只同时在美股和港股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,有人认为,阿里回归港股更多是象征意义,为其他在美股市场的中概股提供了一个示范和窗口,使港交所有机会成为中国优秀科技股云集的交易所。

  那么,阿里的美股和港股有何不同?他们互换是否存在差价呢?

  今年6月,阿里曾发布拆股计划,计划将普通股数量从40亿股扩展至320亿股。7月,阿里董事会通过该项拆股方案,同时将普通股与美国存托股份(ADS)的比例变为8:1,即8份阿里港股兑换一份阿里美股,且无论市场如何波动都可以按照这一比例去相互转换。

  天风证券研究所商贸零售行业分析师王泽华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,“在剔除掉交易成本后,两地股价将逐渐趋同。所以从发行价层面看,应该不会有明显的价差。但可能会在港股上市之后,亚洲投资者热情相对比较高, 能够单边地推动其港股股价上升,所以之后可能会产生一定的价差。”

  除可能的价差外,华东某券商分析师告诉每经记者,作为同一家企业在两个证券市场上市,其面临的投资者结构也是非常不同的。“总体来说,中概股在美股上市,因为主要是面对一些美国和其他外资投资者,可能对国内企业的业务模式了解得相对来说会少一些,他们对中概股的估值通常会比较低一些。而相对来说,其港股的投资者,也包括我们内地投资者会更清楚一些,所以可能会对阿里巴巴这种标的的估值给得高一些。这主要是两个市场投资者结构不同带来的估值水平的不同。”

  当美股和港股同时摆在面前,想入手阿里的投资者会更倾向于哪种呢?

  华南某基金经理表示,“对于普通投资人而言,肯定是用港股买阿里。因为它会进入港股通标的,这有助于南下资金可以无障碍、无限量地去买入。而美股的话,只能走QDII的渠道,且总量有限定地去买。所以,对于内地投资人来讲,选择港股通进行投资,会是更加便利、高效的一个途径。”

  记者注意到,有观点认为,以总市值第一的“身份”回归港股,阿里巴巴纳入港股通标的是迟早的事,而且此前同股不同权未能纳入港股通的障碍也已经扫清,美团点评、小米集团这两家同股不同权架构上市公司已经成为了港股通标的。

  按照以往纳入港股通标的的历史经验,一只港股需要在市值、成交量上达到一定标准并纳入相应的指数,然后才可以纳入港股通标的,而这些指标对于阿里巴巴来讲并不是什么明显的限制。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也向媒体表示:“我们正在与各方进行沟通,包括内地交易所、监管机构、指数公司等。这么好的公司,人人都在使用的公司平台,应该有一天纳入(港股通标的)。”

  电商版图竞争激烈 云计算国内市场份额第一

  选择此时赴港上市,对于阿里来说显然意义非凡。正如此前张勇在《致投资者信》中所说的那样,“这是20岁年轻的阿里巴巴一个新的起点。”

  事实上,一家公司在两地,甚至两地交易所同时上市并不罕见,两地上市的本质是增发的股票在另外一个交易所做注册和后续流通。总之,上市的核心目标都是融资。

  但在现金层面上来看,目前阿里巴巴并不缺钱。

  阿里巴巴最新的财报显示,截至2019年9月30日,阿里巴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2352亿元,当季运营活动产生净现金流473亿元,Non-GAAP下自由现金流305亿元。

  不差钱的阿里,为何选择重启上市路?

  有业内人士认为,阿里此举并非因为融资的迫切性,但回港上市能为之后的新业务投资提供更加充足的弹药。或许就像此前张勇说过的一句意味深长的话——“在晴天时修屋顶,在顺境中做规划。”

  当然,虽然不差钱,但也还是有那么多需要花钱的地方。

  目前,阿里业务大体上可分为三块:核心电商、数字媒体和娱乐及云计算。其中核心电商是阿里唯一的利润来源,后二者虽然高速增长,但仍处于亏损局面中。而在接下来的数个年头里,毋庸置疑核心电商业务仍将是阿里业绩与股价的驱动因素。

  但不容忽视的是,如今,阿里巴巴所构建出的电商版图更像是“被围攻的罗马”。

  近几年,兴起于社交电商的拼多多,在市场战略上押注成功的同时,也选择了一条在互联网行业竞争中百试不爽的战术——低价掠夺竞争。这一看似“简单粗暴”的打法,却刚好切中了人性中最本质的痛点。这也使得拼多多在短短几年时间内,迅速成为电商领域的一大巨头。

  这一点,在拼多多近期发布的本年度第三季度财报就有所体现。拼多多财报显示,截至2019年9月30日,拼多多平台年活跃用户突破5亿大关,达到5.363亿。这一数字与淘宝的差距仍在缩小。

  而在拼多多之外,阿里巴巴还要面对“京东们”的竞争,厮杀同样惨烈。

  持续且多维的竞争,助推了阿里不断投资并购,也需要其对新业务不断投入。近年阿里巴巴在物流、本地生活、新零售、海外市场等领域投入巨大。从2018年来,阿里巴巴相继收购饿了么,投资中通快递,领投小红书,收购土耳其电子商务公司Trendyol多数股份,入股申通快递,注资阿里影业,全额认证红星美凯龙可交换债券等,对资金都有较大需求。

  就在此次上市之前不久,阿里233亿元增持菜鸟网络。今年9月,阿里20亿美元全资收购网易旗下跨境电商平台网易考拉。

  根据阿里此次香港上市的招股书,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三个月的营业成本为655.46亿元,占收入比例55%,2018年同期为467.86亿元,占收入比例55%。

  如此看来,外有“弹药”充足、虎视眈眈的对手环伺,内有尚未盈利的新业务需要不断投入,尽管不缺钱,但“晴天修屋顶”才能有备无患。

  此次上市,一方面有助于巩固阿里这家亚洲最具价值公司的市值,另一方面也为内地投资者提供一个机会,参与到内地利润最高科技巨头之一的增长之中。

  云计算业务前景向好 今年已现多只牛股

  对于所募资金,根据招股书,阿里会将此次募集资金用于驱动用户增长及提升参与度;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,提升运营效率以及持续创新等三个方面。具体来看,阿里会持续在云计算技术、供应链管理系统和营销系统进行投入,创新产品与技术。

  在此前的研报中,有专业人士看好其云计算业务发展前景。阿里的云计算业务营收今年第二季再环比升64%,相比Amazon及Microsoft分别35%及59%的同比升幅,阿里云的增长力更胜一筹。而2018年阿里占全球IaaS市场份额7.7%,排名第三;在亚太区的市场份额高达43.2%,更是国内首屈一指。而且云市场本身亦在高速膨胀的阶段,2018年全球公有云市场规模1824亿美元,预计到2022年将飙升至3312亿美元,对集团的益处不言而喻,因而云计算业务有望成为集团业绩增长的一大支柱。

  东兴证券认为,云计算可以分为三层,分别是IaaS层、PaaS层和SaaS层。在IaaS层,中国市场呈现“一超多强”的竞争格局。根据IDC的数据,2019年Q1阿里云市场份额占比43%,排名第一;腾讯云市场份额12%,排名第二。相比2018年91%的收入增速,阿里云最近几个季度收入增速在持续放缓。这既有宏观经济影响,也有竞争加剧的影响。

  有分析人士认为,虽然云计算前景向好,但由于受到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,云计算产业链一些个股的业绩增速短期内出现了放缓了迹象,从单季度业绩来看,如光环新网第三季度净利增长19.71%,低于第二季度和第一季度的27.85%、41.41%。在机构调研中,在机构问及公司机房上架率缓慢的原因是什么?公司称,年内公司一直努力提升上架率,但受经济环境影响和资源匹配程度限制,用户的上架进度较年初计划放缓,公司将继续提高用户上架水平。光环新网的IDC业务属于云计算的上游,同样服务器也是云计算的上游,国产服务器巨头浪潮信息的竞争力也较强。而石基信息则是淘宝参股的云计算业务公司,其十大流通股东更是机构云集。不过在投资云计算个股的时候,需要考虑经济周期的影响,云计算就像十多年前的房地产,但也会随着经济周期而业绩出现波动。

  其进一步指出,今年以来,云计算领域出现了一些牛股,如宝信软件(IDC业务)、用友网络广联达等,投资大佬葛卫东之前就抓住了用友网络的这波上涨行情。

阔别七年后阿里重返港股 市值争斗或风起云涌
阔别七年后阿里重返港股 市值争斗或风起云涌

免责声明: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。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新浪立场。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,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。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

责任编辑:陈志杰

编辑: 海南省琼海市

本文网址:http://bjzhubo.com/news/837229.html

声明:本站原创/投稿文章所有权归海南省琼海市所有,转载务必注明来源;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,不代表主播经济网的立场;如有侵权、违规,可直接反馈本站,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。